先皇病逝不足百日,皇上带回了个小官家的庶女。
“皇后素来通情达理,月娘与朕有恩又情投意合,朕不能辜负”我轻抿一口茶水,眼底未有波澜,“既是深情厚谊,入宫封个答应,将来母凭子贵再晋封也未尝不可?”
皇上猛然站起,语气僵硬:“她自幼金尊玉贵,区区答应岂不羞辱?”
我抬眸轻笑,“皇上莫不是要臣妾让出中宫之位?”
1.我是名动京城的准太子妃。
三个月前,先皇病重,皇后选中我入主东宫,为其冲喜。
我的父亲乃是正二品尚书令,位高权重,门生遍地。
哥哥六岁跟着祖父上战场,如今已是六品骁骑尉,仕途坦荡。
母亲虽是商贾,但与皇后是手帕交,交易匪浅。
在我及笄礼那天,提亲的媒人踏破门槛,父亲却谁也不诺。
直到皇后一纸赐婚,我成了全城贵女羡慕的对象。
那天深夜,我与父亲母亲促膝长谈,方知家族岌岌可危。
父亲眼眶湿润,“岁欢我儿,为父膝下只你一个女儿,先皇病重,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江家如今表面风光,可他日新皇继位,难免忌惮,皇后赐婚也恐有此忧若结两姓之好,才能久安”母亲更是不舍,“若不是你父兄如今在高位,不得不长远打算,母亲就算抗旨也不愿你去受苦”我反握住她的手以示宽心,“父亲母亲放心,女儿从不是娇养在深闺中只知情爱的弱女子要说这世上的儿郎多薄幸,嫁人本就没什么意思,比起情爱,给孩子选个好父亲更为重要”2.冲喜时间紧凑了些,下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可毕竟是皇家娶亲,该有的流程一应俱全。
为了昭告天下,皇上还大赦天下,犒劳三军。
作为家中独女,十里红妆更是比太子妃的名头更让人垂涎,毕竟这是母族给自己的底气。
京中大小茶楼说书先生更是将此事添油加醋了一番,惹得一众贵女眼热。
经历了一天繁琐的流程,我终于坐到了铺满红枣桂圆的床榻上。
饮过合卺酒后,众人退去,太子顾兆掀开我的红盖头。
我温婉一笑,恰到好处露出些小女儿的姿态。
耳畔垂着东珠泛出莹光,更显得我肤若凝脂,肌如白雪。
顾兆一时间看呆了,翩然一笑由衷称赞道:“早就听说太子妃才貌双绝,